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当今市面上爱起哄,经济界迷信GDP,文艺界泛起低俗风,学术界更是下作不堪,成篇累牍抄袭不止。一种浮躁的学风笼罩四野,这是注定出不了大师的年代。然而大师的帽子却漫天飞舞,有的人甚至挟洋自重硬充大师。
何谓大师,大师的标准,好像不能数字化,但是前有楷模可循。鄙人以为在翻译界,杨宪益先生就是大师,别人是向国人介绍外国,他与妻子戴乃迭反其道而行之,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一位翻译家的一生,如果能将一部中国古典名著完整地、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诠释出来,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杨宪益的译作,却能够排满图书馆书架中的一栏。
在杨宪益的翻译书单里,不仅有《红楼梦》这样受西方认可的译本,而且他还与夫人戴乃迭共同将《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唐宋诗歌文选》介绍到了国外。
杨宪益( 1915-2009),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盱眙(今属江苏省淮安市)鲍集镇梁集村,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曾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戴乃迭(1919-1999)父母为来自英国的传教士,为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1940年与杨宪益在重庆结婚,从此之后定居中国,是中国文学出版社英籍老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
我原先已有一本杨宪益的《译余偶拾》,那是三联书店1983年6月出版。最近在传习堂又买到一本,这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5月1版 。我又一次的读罢此书,我也又一次地掩卷感叹:一个汉译英的翻译家,竟然又是一个历史学家、西域地理学家、古文化史学家、古籍版本学家、古代美术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杨宪益先生读书之广博,探析之精微,真是横扫诸领域,令专门家宾服,油然而生敬意。
除此而外,我以为先生还是一位中外比较文学家,在《译余偶拾》一书里,他考证了板桥三娘子、扫灰娘、英雄降龙、国王新衣、薛平贵等著名故事,在东方和西方文学里互相传播的线索,不仅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读来饶有趣味。《薛平贵故事的来源》一文不长,我特地抄录如下,大家可以看看,大师的文章是怎么写的,其实也是很平实的:
我国民间传说的薛平贵故事来源甚古,过去人都以为是由薛仁贵故事转变出来的;实则以薛仁贵为中心的旧剧《汾河湾》,绝不如以薛平贵为中心的旧剧《武家坡》在民间传说里占有势力,恐怕《汾河湾》反倒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薛平贵故事显然是人民喜爱的古代传说,王家三位姑娘,金钏、银钏、宝钏的命名,以及剧中若干穿插都带有民间的朴实的风味,虽然薛平贵故事不见于元曲,然而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存在而只流传在西北一带。京剧的《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来的,其事既不出正史而偏偏附会到唐代,且提到西凉,所以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格林兄弟的《童话》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相像的故事名为《熊皮》。故事大致说有一军士,在非常困苦的处境里,遇一妖人,给他一张熊皮,叫他七年不得沐浴修饰,此后便可赢得极大财富终身无忧。这军士后来到一人家,当地有三姊妹均甚美貌,大姊二姊都嫌他丑陋,惟有三妹因他援救了他的父亲情愿嫁给他。结婚后熊皮军士将一指环剖分为二,以一半交他妻子作为凭证,又去漫游四方。他的妻子穿上了敝衣,任凭她两位姐姐嗤笑,守节数年。七年期限满了,那军士衣锦荣归,她们都不认得他,他取出指环,认了他的妻子,大姊二姊羞愧而死。
我们当然可以说东西民间传说偶合的很多,不过我们如研究一下德国故事的名称,便可知这两个故事必出自一源。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在古代北欧语里与薛平贵三字竟完全相同。The字古文做Se,相当于中文的“薛”音,bear在现代冰岛与瑞典文里还作bjorn,相当于中文的“平”音,hide在冰岛文里作Huo,丹麦文里作Hiurn,古希腊文作Kutos,可见古代当读若Kuid,相当于中文的“贵”音。所以Se
Bjorn
Kuid也就是薛平贵。这故事如果是唐宋间出现的,它又初见于秦腔,且长安附近有武家坡的地名,则必又由欧洲经西域古道传过来的,当时回鹘(音回胡)在西北边疆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所以薛平贵是回鹘人传过来的欧洲故事。
元曲里有《薛仁贵衣锦荣归》,应即是《汾河湾》之所本,然此并不足证明《汾河湾》早于《武家坡》,如前所说,薛平贵故事起源可能甚早,大概到元代,薛平贵业已被一些人改成薛仁贵了。唐史里并无薛仁贵衣锦荣归的故事,可见元曲所根据的本是民间传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