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英王情史之爱德华三世-7 骑士之花终结者作者:饱了O
玫瑰与王冠——历代英王情史
第十一章 伟大的爱德华——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
7 骑士之花终结者
自从英法开战以来,英国人在大陆上打了几次战役仍一无所获,仿佛证明恢复安茹帝国的梦想已成了一个耗资巨大的失败。直到1345年爱德华的失望才有所改变,他手下最伟大的战士德比的亨利在一次疾风暴雨的战斗中收复了被法国人侵蚀的加斯科涅大部分地区。受此鼓舞,爱德华三世准备了一支由重骑兵和弓箭手组成巨大的军队,此时爱德华的军队中国王和军官间的雇佣关系几乎完全取代了旧时的封建关系,军官绝大多数是权贵,他们在一个受欢迎的国王的带领下从事有报酬的作战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三年停战协定到期后的1346年,迫不急待爱德华三世率领军队在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登陆,下船登岸时因过于激动导致血压升高的爱德华鼻血喷涌而出,周围的骑士大惊失色,有的甚至说:“请陛下返回船仓,今天就别登陆了,这可能是撒旦对咱们的诅咒。”此时的爱德华三世应该想起当年从这里出发到英格兰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如果应对在英格兰登陆时下船摔了狗啃泥的故事,因此用手擦了擦血毅然回答道:“为什么?我倒觉得是好兆头,说明这片土地渴望寡人到来” (此典故记于让-傅华萨Jean Froissart的《编年史Chronicles》) 。
于是这支征服者威廉后裔的军队开始在昔日的故乡,如今法国最繁荣的省区一路烧杀掳掠,目标直指诺曼底首府卡昂 (Caen)。卡昂在奥恩河(Orne)边,新旧城区分别位于大河两岸。旧城实际就是征服者威廉的城堡,而新城则是后代的富人们新开发的高尚别墅区,坐落于奥恩河与支流形成的小岛上。守军本想固守旧城城堡,可是英军的目标是新城的财富,因此在富翁富婆的强大压力下,法军只留下三百守军防守城堡,而把主力部署在河心岛上的新城。
1346年7月26日,爱德华三世兵临卡昂,因为英军没带攻城武器,只派一支小部队封锁新旧城区间的通道,以监视城堡里的三百守军,而主力开往新城。结果还没等爱德华三世排兵列阵,听说这里金银成堆的骑士们已经蜂拥冲上通往新城的大桥,爱德华三世只得下令全面进攻,让长弓手和枪骑兵从浅水处渡河。
幸运的是守将由于换防过于仓促,忘记处理停靠在岸边的船只,因此英军很快从四面八方冲上小岛,并从背后袭击守桥军队。守军的防守随之崩溃,士兵四散而逃,英军在这座安息着征服者威廉遗体的城市整整抢劫了五天五夜,卡昂大部分城区化作焦土,成千上万的财宝落入英军手中,城里一半居民死于非命,最后英国人在城外把五千具尸体草草掩埋。
血洗卡昂后,士气大振的英军南下直捣巴黎,终于逼得法国国王菲利浦率法国的骑兵之花前来迎战,王室军旗迎风招展。不过菲利普六世还是不愿与英国人决战,只是坚守塞纳河和索姆河,让英国人在两条大河之间耗尽精力。而英军沿索姆河西岸一路挺进,多次寻机突破却都徒劳无功,士气与日剧减,显得十分被动。8月24日夜,英军在一处小镇扎营,法军主力则驻扎在6英里以外的村镇里,严密防守一座大桥。
这时一名住在当地的英格兰人来报告说,离小镇4英里的地方有一处叫布兰奇塔克(Blanchetaque)的小浅滩,那里很可能守军不多(另有一说是一名法国俘虏泄露的“天机”), 爱德华三世欣喜若狂,立马拔营起寨,向浅滩进发,可直到河边才发现对岸的法军比想象中多得多,约有三千五百人。而且这处所谓的浅滩受潮汐影响,河水足够没过人的头顶。
不过事到如今也别无选择,爱德华三世不得不绝地求生放手一搏。第二天早晨8点,浅滩刚露出水面,英格兰人就开始行动,在长弓手的箭雨掩护下,一百名骑士渡河抢占了滩头阵地,爱德华三世随即发动总攻,在五千英军冲击下,法军全线崩溃,一个半小时以后,英军全部渡过索姆河,进驻小镇克雷西(Crécy),等待菲利普六世主力的到来。而在得知英军渡河后,法军立即开往克雷西,当时法军主力超过三万五千人,包括热那亚弓弩手六千人,骑兵步兵两万九千人。本来菲利普六世想休整一天次日开战,但傲慢自负的法国骑士们强烈要求立马开战,因此虽然走了大半天的法军,却不得不迎着刺眼的夕阳向以逸待劳的英军发动了进攻。
英军布防的地点在一处小山,山上葱茏的树木可以有效抵挡来自侧翼的进攻,阵地四野是平整的农田,视野开阔,不利敌人隐蔽。英军指挥所设置在山上的一座风车里,这样整个战场的动向都逃不出爱德华三世的 “法眼”。英军约有一万六千人,包括骑兵四千人、长弓手七千人、长矛手五千人。照例分成三队,长弓手沿山势排成V字型,并要求所有骑士统统下马作战。等待法军主力的时候,英军在阵前挖掘不少壕沟,还散布铁蒺藜 (caltrop)。
1346年8月26日下午,迎着刺眼的阳光,六千热那亚十字弩手打响了克雷西之战第一波。十字弩的特点是可以精确瞄准,命中率高,但缺点是放箭速度低,而且射程较短,因此热那亚人的第一波弩箭根本没有射到英军阵前,于是十字弩手开始向前运动,试图靠近敌阵再放箭。但英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威尔士长弓兵的箭雨已经飘过来了(是真的像下雨一样,与十字弩的只能平射不同,威尔士长弓除了弓力强劲、箭头锐利外,射击的方式也分为近攻的平射和远攻的高射,而在对付于集团冲锋时,长弓手将箭密集射向目标的上空,在达到最大最高射程后,长箭带着重力加速度垂直落下,能轻而易举的刺穿当时的各种盔甲)。
因此在英格兰人的箭雨招呼下,热那亚人立时溃不成军,撒腿便逃。而主阵的菲利普六世和将领们反倒嘲笑起狼狈不堪的热那亚人,认为花钱雇来的就是不行,打仗还得靠法兰西骑士。自然法兰西骑士们是勇往直前,永不后退的,在热那亚弓弩手溃散后,法国骑士们迎着夕阳发起了十六次冲锋,不过据史书记载,那时英格兰的弓箭手向前迈进一步,射出的箭像下雪一样密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那些下马的重骑兵雹暴一般的火力及其沉着镇定所粉碎。打到夜半,英军的阵前堆起一道死尸的墙,最后菲利浦六世带领残余部队仓皇逃跑。
英军在此役中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士兵阵亡不到三百人,骑士只死了两名。而法军在这场战役里阵亡步兵一万人,热那亚弓弩手两千三百人,骑士一千五百四十二人,以及十一位尊贵的爵爷,其中一位就是被赶走的佛兰德伯爵路易,以及响应号召来助战的波西米亚国王约翰(John of Bohemia,要怪就怪他倒霉的名字),虽然他老人家已接近失明,但仍然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直到战死沙场。这就是旧式骑兵战术的终结。
第十一章 伟大的爱德华——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
7 骑士之花终结者
自从英法开战以来,英国人在大陆上打了几次战役仍一无所获,仿佛证明恢复安茹帝国的梦想已成了一个耗资巨大的失败。直到1345年爱德华的失望才有所改变,他手下最伟大的战士德比的亨利在一次疾风暴雨的战斗中收复了被法国人侵蚀的加斯科涅大部分地区。受此鼓舞,爱德华三世准备了一支由重骑兵和弓箭手组成巨大的军队,此时爱德华的军队中国王和军官间的雇佣关系几乎完全取代了旧时的封建关系,军官绝大多数是权贵,他们在一个受欢迎的国王的带领下从事有报酬的作战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三年停战协定到期后的1346年,迫不急待爱德华三世率领军队在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登陆,下船登岸时因过于激动导致血压升高的爱德华鼻血喷涌而出,周围的骑士大惊失色,有的甚至说:“请陛下返回船仓,今天就别登陆了,这可能是撒旦对咱们的诅咒。”此时的爱德华三世应该想起当年从这里出发到英格兰的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如果应对在英格兰登陆时下船摔了狗啃泥的故事,因此用手擦了擦血毅然回答道:“为什么?我倒觉得是好兆头,说明这片土地渴望寡人到来” (此典故记于让-傅华萨Jean Froissart的《编年史Chronicles》) 。
于是这支征服者威廉后裔的军队开始在昔日的故乡,如今法国最繁荣的省区一路烧杀掳掠,目标直指诺曼底首府卡昂 (Caen)。卡昂在奥恩河(Orne)边,新旧城区分别位于大河两岸。旧城实际就是征服者威廉的城堡,而新城则是后代的富人们新开发的高尚别墅区,坐落于奥恩河与支流形成的小岛上。守军本想固守旧城城堡,可是英军的目标是新城的财富,因此在富翁富婆的强大压力下,法军只留下三百守军防守城堡,而把主力部署在河心岛上的新城。
1346年7月26日,爱德华三世兵临卡昂,因为英军没带攻城武器,只派一支小部队封锁新旧城区间的通道,以监视城堡里的三百守军,而主力开往新城。结果还没等爱德华三世排兵列阵,听说这里金银成堆的骑士们已经蜂拥冲上通往新城的大桥,爱德华三世只得下令全面进攻,让长弓手和枪骑兵从浅水处渡河。
幸运的是守将由于换防过于仓促,忘记处理停靠在岸边的船只,因此英军很快从四面八方冲上小岛,并从背后袭击守桥军队。守军的防守随之崩溃,士兵四散而逃,英军在这座安息着征服者威廉遗体的城市整整抢劫了五天五夜,卡昂大部分城区化作焦土,成千上万的财宝落入英军手中,城里一半居民死于非命,最后英国人在城外把五千具尸体草草掩埋。
血洗卡昂后,士气大振的英军南下直捣巴黎,终于逼得法国国王菲利浦率法国的骑兵之花前来迎战,王室军旗迎风招展。不过菲利普六世还是不愿与英国人决战,只是坚守塞纳河和索姆河,让英国人在两条大河之间耗尽精力。而英军沿索姆河西岸一路挺进,多次寻机突破却都徒劳无功,士气与日剧减,显得十分被动。8月24日夜,英军在一处小镇扎营,法军主力则驻扎在6英里以外的村镇里,严密防守一座大桥。
这时一名住在当地的英格兰人来报告说,离小镇4英里的地方有一处叫布兰奇塔克(Blanchetaque)的小浅滩,那里很可能守军不多(另有一说是一名法国俘虏泄露的“天机”), 爱德华三世欣喜若狂,立马拔营起寨,向浅滩进发,可直到河边才发现对岸的法军比想象中多得多,约有三千五百人。而且这处所谓的浅滩受潮汐影响,河水足够没过人的头顶。
不过事到如今也别无选择,爱德华三世不得不绝地求生放手一搏。第二天早晨8点,浅滩刚露出水面,英格兰人就开始行动,在长弓手的箭雨掩护下,一百名骑士渡河抢占了滩头阵地,爱德华三世随即发动总攻,在五千英军冲击下,法军全线崩溃,一个半小时以后,英军全部渡过索姆河,进驻小镇克雷西(Crécy),等待菲利普六世主力的到来。而在得知英军渡河后,法军立即开往克雷西,当时法军主力超过三万五千人,包括热那亚弓弩手六千人,骑兵步兵两万九千人。本来菲利普六世想休整一天次日开战,但傲慢自负的法国骑士们强烈要求立马开战,因此虽然走了大半天的法军,却不得不迎着刺眼的夕阳向以逸待劳的英军发动了进攻。
英军布防的地点在一处小山,山上葱茏的树木可以有效抵挡来自侧翼的进攻,阵地四野是平整的农田,视野开阔,不利敌人隐蔽。英军指挥所设置在山上的一座风车里,这样整个战场的动向都逃不出爱德华三世的 “法眼”。英军约有一万六千人,包括骑兵四千人、长弓手七千人、长矛手五千人。照例分成三队,长弓手沿山势排成V字型,并要求所有骑士统统下马作战。等待法军主力的时候,英军在阵前挖掘不少壕沟,还散布铁蒺藜 (caltrop)。
1346年8月26日下午,迎着刺眼的阳光,六千热那亚十字弩手打响了克雷西之战第一波。十字弩的特点是可以精确瞄准,命中率高,但缺点是放箭速度低,而且射程较短,因此热那亚人的第一波弩箭根本没有射到英军阵前,于是十字弩手开始向前运动,试图靠近敌阵再放箭。但英国人没有给他们机会,威尔士长弓兵的箭雨已经飘过来了(是真的像下雨一样,与十字弩的只能平射不同,威尔士长弓除了弓力强劲、箭头锐利外,射击的方式也分为近攻的平射和远攻的高射,而在对付于集团冲锋时,长弓手将箭密集射向目标的上空,在达到最大最高射程后,长箭带着重力加速度垂直落下,能轻而易举的刺穿当时的各种盔甲)。
因此在英格兰人的箭雨招呼下,热那亚人立时溃不成军,撒腿便逃。而主阵的菲利普六世和将领们反倒嘲笑起狼狈不堪的热那亚人,认为花钱雇来的就是不行,打仗还得靠法兰西骑士。自然法兰西骑士们是勇往直前,永不后退的,在热那亚弓弩手溃散后,法国骑士们迎着夕阳发起了十六次冲锋,不过据史书记载,那时英格兰的弓箭手向前迈进一步,射出的箭像下雪一样密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都被那些下马的重骑兵雹暴一般的火力及其沉着镇定所粉碎。打到夜半,英军的阵前堆起一道死尸的墙,最后菲利浦六世带领残余部队仓皇逃跑。
英军在此役中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士兵阵亡不到三百人,骑士只死了两名。而法军在这场战役里阵亡步兵一万人,热那亚弓弩手两千三百人,骑士一千五百四十二人,以及十一位尊贵的爵爷,其中一位就是被赶走的佛兰德伯爵路易,以及响应号召来助战的波西米亚国王约翰(John of Bohemia,要怪就怪他倒霉的名字),虽然他老人家已接近失明,但仍然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直到战死沙场。这就是旧式骑兵战术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