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周书
周官)(3)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注释】
1、有官君子:在位的大小官员。
2、攸司:所主持的职事。攸,所。
3、怀:归向。
4、学古:学习古训。
5、学古入官:《孔疏》:“将欲入政,先学古之训典,观古之成败,择善而从之,然后可以入官治政矣。”
6、议论政事。
7、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8、其:副词,表示命令语气。
9、典章:旧典常法。《孔传》:“其汝为政,当以旧典故事为师法。”
10、利口:巧言,辩言。
11、不学墙面:《孔疏》说:“不学如面向墙,无所睹见。”
【译文】
周成王说:“啊!凡在职的大小官员们,你们都要认真的对待所负责的工作,慎重的发号施令。命令一发出,就必须进行,不允许违抗。用公正消除私欲,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万民归服。先学古代的典章,才可仕途。议论政事,要依据古代的典章制度,政事就不会迷乱。你们要用师法旧典常法,不要以巧言干扰官员办事。迟疑不决,必定败坏所谋,懈怠疏忽,必定废弃政事。不学习就如同面墙而站,什么也看不见,遇事就会烦乱。
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注释】
1、卿士:执政大臣。
2、崇:高。
3、志:立志。
4、克:能够。
5、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孔疏》:“惟能果敢决断,乃无有后日艰难。言多疑必将致后患矣。”《蔡传》:“勤由志而生,志待勤而遂,虽有二者,当几而不能果断,则志与勤虚用,而终蹈后艰矣。”
6、位不期骄,禄不期侈:骄,骄傲。期,当。禄,俸禄。侈,奢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孙继有说:“位高则气盈,气盈则必骄。禄厚则用广,用广则必侈。”居官位不当骄傲,禄厚不当奢侈。
7、无:通毋,不。
8、日:一天天。
9、休:美。
10、拙:笨拙。
11、弗畏入畏:不知道畏,就会进入可畏的困境。
12、和:和睦。
13、庞:庞杂。一说,庞为厐(máng),通尨,杂乱。
14、举能其官:选举的官员能称其职。举,推荐。《孔传》说:“所举能修其官,惟亦汝之功能。”
15、称:推荐。《蔡传》:“亦举也。”
16、匪:不。
【译文】
告诉你们各位卿士:功高在于立志,业大由于勤勉。做事果敢决断,就不会有后来的艰难。身居高位不当骄傲,俸禄丰厚不当奢侈,恭敬勤俭是美德,不要行使诈伪。作好事心安理得,日子会越过越好,作伪诈的事心虚,一日不如一日。当你处于尊宠的高位时,要居安思危,想到日后的危险,为人处事应怀敬畏,不知道敬畏,就会进入危险的境地。举贤让能,则众官和睦;百官不和,则政事混乱。选拔的官员称职,那是你们有才能;不称职,这是你们不能胜任。”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无,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注释】
1、三事:《尚书·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此处即指此三事。
2、乱:治理。
3、佑:辅助。
4、斁:厌弃。
【译文】
周成王说:“啊!三事、大夫们:你们要恪尽职守,治理好政事,以此来辅助你们的君主,时时安抚百姓,让天下不厌弃周朝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