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周书
君牙)
君牙
【题解】
君牙,人名。《礼记·缁衣》引作“君雅”,周穆王时的大司徒。
本篇是周穆王命君牙任大司徒的册书,周穆王论述了敷典、正身、思艰、安民的治国策略,对于我们研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和古代思想史有参考价值。
宋代吕祖认为本篇作于周穆王初年。
今文无,古文有。
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二十四。
本篇分三段。一段穆王请求君牙协助,解除自己的忧危。二段穆王告戒君牙宣扬五常之教,重视民艰,追配前贤。三段穆王勉励君牙奉行先正的法式,治理人民。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
【注释】
1、穆王:名满,周康王的孙子,周昭王的儿子。
2、大司徒:六卿之一,主管国家教化。因为诸侯国也有司徒,天子的司徒称大以示区别。
【译文】
周穆王任命君牙担任周王朝的大司徒,写了册书,名为《君牙》。
(以上是序。)
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注释】
1、笃:纯厚,诚厚。
2、忠:忠实。
3、贞:正。指志行坚定。
4、服劳:服事,效劳。
5、太常:周代王家的旌旗名。《孔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太常在这里可以解释为记载功劳的旌旗。
6、纪于太常:记载在太常旗上。《周礼·司勋》:“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太常,司勋诏之。”郑玄注:“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
7、嗣:继,继承。
8、遗绪:前人遗留下来的功业。绪,功业。
9、亦:也。
10、惟:思,想。
11、先正:先王。阮元说:“此正字当属王字之讹。”
12、克:能。
13、左右:辅助,辅佐。
14、乱:治理。
15、蹈:踩。
16、涉:走着,行走。《说文》说:“涉,徒行厉水也。”
17、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好像踩到老虎的尾巴,又如同行走在春天的薄冰上。《蔡传》:“若蹈虎尾,畏其噬;若涉春冰,畏其陷。言忧危之至,以见求助之切也。”
【译文】
周穆王这样说:“啊!君牙。你的祖辈和父辈,世代忠良,为我周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这些功绩都记录在我王家的旌旗之上。我这个年轻人,继承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业,却没有能臣辅佐,助我治理天下。这让我即忧愁又恐惧,好似踩到老虎的尾巴,又如同走着春天的薄冰上,忐忑不安。
(以上是第一段,说明册命君牙为大司徒的原因。)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
【注释】
1、予翼:即翼予,辅佐我。
2、股:大腿。
3、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
4、膂:脊骨。
5、股肱心膂:比喻君王左右得力的大臣。
6、缵:继承。《诗经·豳风·七月》:“载缵武功。”《毛传》:“缵,继。”
7、服:事。
8、旧服:旧日的行事,治理指祖先的旧职。
9、缵乃旧服:承袭你祖先的旧职。见《毛传》。
10、忝:辱。
11、敷:布,传播。
12、五典:即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于孝五种常教。
13、式:用。《尔雅·释言》:“用也。”
14、则:法,规矩。
15、中:中正之道,标准,公平中正。《蔡传》:“中,以心言,欲其所存无邪思也。”
16、惟:表示希望,副词。
17、之:表现。《说文》:“之,出也。”
18、小民:百姓。
19、惟:只是。
20、曰:语中助词。
21、怨:怨恨。
22、咨:叹息,嗟叹。
23、祁:大。《蔡传》:“大也。”
24、祁寒:大寒大雪。《孔疏》:“上言暑雨此不言寒雪者,于上言雨以见之,相互备也。”
25、艰:饥寒、艰难。
26、易:不难,指教民耕种养殖,轻徭役,薄赋税。
【译文】
现在我命令继承你祖先的官职,做我的得力大臣,尽心尽力的辅佐我,不要辱没你祖先的英名,
你辅助我,作我的心腹重臣。要继续你旧日的行事,不要累及你的祖考!普遍传布五常的教育,用为和谐人民的准则。你自身能正,人民不敢不正;民心没有标准,只考虑你的标准。夏天大热大雨,小民只是怨恨嗟叹;冬天大寒,小民也只是怨恨嗟叹。治民艰难呀!你要想到他们的艰难,因而谋求那些治理的办法,人民才会安宁。啊!光明呀!我们文王的谋略;相承呀!我们武王的功业。它可以启示佑助我们后人,使我们都依从正道而无邪缺。你当不懈地宣扬你的教训,以此恭顺于先王。你当报答颂扬文王、武王光明的教导,追求并美于前人。”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
【注释】
谟:谋。
烈:业。《孔传》:“文王未克殷,始谋造周,故美其谋。武王以杀纣功成业就,故美其业。谋则明白可遵,业则功成可奉,故谟言显,功言承。”
咸:都。
正:正道。
罔:无。
乃训:指司徒掌管的“五典”的教化。
若:顺。
对扬:答谢,颂扬。
光命:光显的福命。这里火指文王的谋略,武王的功业。
配:配匹。
前人:指君牙的祖辈和父辈。
追配于前人:王充耘说:“前王成、康用尔祖父为司徒,故能对扬文武光命,而不坠其治民之法。今汝能不失成康之意,则与祖父无异矣。”
【译文】
“啊!伟大而且明显的,是文王的谋略!伟大而可继承的,是武王的功业!他们开导佑助我们后代子孙,使我们都依从正道,不出缺点。你只要敬明五典教化,来奉顺先王,就可以弘扬文王、武王的光明教导,与你的祖辈和父辈相配匹了。”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
【注释】
由:施行。
先正:同上文“前人”,指君牙的祖父和父辈。
时式:善法。
兹:这。指旧典善法。大司徒主管国家的教化。教化行,天下大治;教化不行,天下大乱。所以,老百姓的治乱都在这里。
昭:指导。
辟:君王。
乂:治。
【译文】
王这样说:“君牙,你应当施行你祖辈和父辈的旧典善法,老百姓的治乱都在这里。你应当遵循你祖辈和父辈的行为,指导你的君王将有治功。”
(以上是第三段,勉励君牙遵奉先王,执行祖先的常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