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西交流网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当代美国诗歌:百紫千红,叶茂根深(11)

$
0
0

入世派诗歌


美国诗歌大本营中最极端的流派是入世派,其精神领袖为伊丽莎白·毕晓普。初读这种非主流或非正统的诗歌有一种反诗歌的感觉。表面看来,入世派诗歌或许过于世俗化,太多地沉浸于琐碎的生活,以致难以留下任何永恒的东西。这种零散的表达与哲理诗截然不同,其主题乍看起来已经迷失或沦为简单的描述。不过,入世派的最佳代表作却跨越了多重视角,直接探讨个性这一核心问题,并从伦理角度来理解痛苦。


该流派的老一代诗人有理查德·休果(Richard Hugo)、格温德琳·布鲁克斯(Gwendolyn Brooks)和菲尔·莱文(Phil Levine)。当代诗人包括埃伦·布赖恩特·沃伊特(Ellen Bryant Voigt)和优素福·柯蒙雅卡,他们受到近乎自然主义的视野的影响,关注暴力以及暴力所带来的永久阴影。

 

优素福·柯蒙雅卡(1947- )


优素福·柯蒙雅卡在路易斯安那州渡过童年,出生时的姓名为小詹姆斯·威利·布朗(James Willie Brown, Jr.)。中学毕业后,他直接服役于越战,并获得一枚铜星奖章。他一度为美军《南方十字勋章报》做记者,创作了许多生动的战地诗歌。如《伪装克迈拉》(Camouflaging the Chimera)(1988)一诗所表现的,他的作品常常包含悬念、危险、埋伏等要素。柯蒙雅卡认为,诗歌有必要展现“峰回路转”的情境。如同诗人迈克尔·哈珀一样,他也常常利用爵士乐手法创作,并撰文倡导即兴写作以及倾听不同声音,就好像音乐人的“即兴演奏会”一样。他与人合编了《爵士乐诗歌集》(The Jazz Poetry Anthology, 1991,1996),并出版了一部文集《蓝色笔记》(Blue Notes, 2000)。1993年出版的《多彩的语言》(Neon Vernacular)使他正式步入诗坛。


柯蒙雅卡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个性。他的《面对现实》(Facing It, 1988)以首都华盛顿的越战老兵纪念墙为背景,诗歌在连复段中开始,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混杂的面容和记忆,包括诗人自己的面容以及浮现于遐想中的面容:


我黑色的面容消逝了,
隐藏在黑色的花岗岩中。
我说我不会,
妈的:不要哭。
我是岩石。我是血肉。
我那朦胧的倒影看着我
像一只食肉猛禽,夜的侧影
斜倚在清晨身上。我向
这边转身——岩石让我离去。
我向那边转身——再度隐入
越战老兵纪念墙,靠着光线
作出选择。
我挨个查看58022个名字,
抱着一种希望,但愿能看到
我自己那宛如烟云的名字。
我触摸着安德鲁·约翰逊的名字;
看见陷阱中闪耀的白光。
一排名字在一个女人的罩衫上微微闪烁
她走开了,
名字仍然镶嵌在墙上。
笔墨飞舞,一只红鸟的翅膀
掠过我的凝视。
天空。天空中有一架飞机。
一个白人老兵的面容朝着我
飘过来,他那惨白的眼神
洞穿我的双目。我是一扇窗。
他的右臂
留在了岩石内。在黑色的镜子中
一个女人正试图抹去一些名字:
不,她是在梳理一个男孩的头发。

 

作者:凯瑟琳·文斯潘克仁(Kathryn VanSpanckeren)
(此为《美国文学纲要》(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修订本第九章,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链接: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publication/2011/11/20111114160230x0.5910304.html#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