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优秀一副、入选一副。(此次活动分设优秀奖、入选奖,无等级奖。)
汉皇祖陵楹联征集活动自2015年8月开始,共征集作品776幅,感谢全国各地楹联爱好者热心参与。经评委团3次评阅,共评出入选作品75幅,其中优秀作品30幅,特公告如下:
优秀作品(30幅):
旅游服务中心
1
|
接以春风,胜迹如诗吟帝气;待之贵客,皇陵似画悦身心。
|
任家潮
|
2
|
把臂来游,江山万里追高祖。邀君共仰,俎豆千年唱大风。
|
傅 渝
|
3
|
王气不曾收,犹迎万里九州客;祖陵今尚在,请览千年两汉风。
|
胡江波
|
崇祖门
4
|
源此人文,万里龙图绵汉祚;绳其祖武,千秋骏业砺雄风。
|
胡小敏
|
5
|
崇祖伴寻根,念我辈登临,当追懿范思贤者;揭竿随起义,是天公应了,许收秦图作汉疆。
|
吴成伟
|
6
|
对古冢高陵,慷慨大风歌,中华舍此不成汉;抚苍松翠柏,氤氲王者气,虬干拿云便是龙。
|
方应展
|
钟楼
7
|
楼月照时,但见尧天盛世;钟声响处,犹闻大汉雄威。
|
任家潮
|
8
|
一记钟音,十里金声播永爱;万寻汉韵,千年祖墓沐春晖。
|
罗清佐
|
9
|
每振清音,钟声惊落长安月;犹存剑气,猛士披来大汉风。
|
吴继强
|
鼓楼
10
|
风正起兮,大鼓曾闻招猛士。酒当携也,层楼更上访真龙。
|
傅 渝
|
11
|
斩蛇无鼓挥长剑;返里有楼唱大风。
|
白启寰
|
12
|
鼙鼓犹闻,激励四方真猛士;英雄宛在,纵横千载古秦关。
|
吴继强
|
紫
云门
13
|
河水绕陵园,一尊帝像观天下;众民朝胜地,四序紫云涌梓间。
|
温战勇
|
14
|
地挹汉风,寻几处幽楸翠柏;云吞紫气,眄一陵白月清风。
|
曾入龙
|
15
|
歌唱大风,问定鼎江山,千载谁将青史写?心崇圣境,携流辉日月,一身我沐紫云来。
|
苏振学
|
16
|
厚天地而生,终得来青山葬骨,白云护墓;凭古今之吊,长迎取明月临丘,紫气萦门。
|
郑万才
|
汉皇祖陵
17
|
宁有种乎?隆准村夫真汉祖;取而代也,斩蛇天子是曾孙。
|
吴承曙
|
18
|
若非祖德荫刘皇,问云间朗月,谁并秦图开汉治?幸有宗功垂后世,教天下群生,人来胜迹仰先风。
|
吴成伟
|
19
|
厚德佑孙曾,当年芒砀斩蛇,万里旆旌兴大汉;休光照华夏,此际高梧引凤,八方裙屐莅金刘。
|
周永红
|
20
|
馨香荐祖风,应信有公方有汉;仁厚延龙脉,绝知兴德以兴邦。
|
王瑞虎
|
21
|
湖山不老,意气末央,好梦重圆天汉月;丹阙连云,黄钟嗣响,故乡再起大风歌。
|
杨晓雁
|
22
|
问祖而来,郁郁煌煌,两汉雄风传亘古;拜陵乃至,庄庄穆穆,一源贤达振家声。
|
吕淳民
|
23
|
钟毓后昆,薪火递传,遂使龙腾川泽,一代帝王兴汉室;追怀先祖,孝忠绍继,方能心聚宗祠,四时俎豆祭皇陵。
|
付本信
|
望
镇门
24
|
望里山河,但呈诗画景;门中气象,犹待帝王风。
|
任家潮
|
25
|
爽气西来,弓月登楼存古意;翠烟东望,凤仪若阵护皇陵。
|
王 建
|
汉皇井亭
26
|
岁月流馨,古井曾留高祖影;山川焕彩,小亭尽沐太平春。
|
吴进文
|
27
|
此井千年守淡,掬碧水清幽,犹映汉之繁盛。斯亭一角飞天,看浮云变幻,恍闻皇者风流。
|
傅 渝
|
28
|
井从汉代成,碧水浣云能鉴史;亭自皇朝建,青松擎月可知情。
|
赵力纪
|
29
|
古泉通地脉,问栏外青梧,谁能量惠泽几多,滋荣几许;闾井印天光,映云中金凤,自已展扶摇万里,焕彩万山。
|
王 建
|
30
|
千古于兹,探皇陵史迹,翼然梦顾井中月;一源在此,寻汉祖文踪,醉也心飞亭上云。
|
邢朋远
|
入选作品(75幅):
旅游服务中心
1
|
接以春风,胜迹如诗吟帝气;待之贵客,皇陵似画悦身心。
|
任家潮
|
2
|
欣迎珠履三千客,喜入汉家第一源。
|
雷银喜
|
3
|
把臂来游,江山万里追高祖。邀君共仰,俎豆千年唱大风。
|
傅 渝
|
4
|
寻高祖皇根,抔土焚香,血脉千年真汉子;趁金刘王气,踏罡步斗,时空一路小游仙。
|
方应展
|
5
|
大汉演风云、任岁月沧桑,长自祖乡传一脉;金刘蒸气象,喜河山带砺,如朝客履说千秋。
|
徐俊杰
|
6
|
王气不曾收,犹迎万里九州客;祖陵今尚在,请览千年两汉风。
|
胡江波
|
7
|
胜迹任流连,至此观光新世界;祖陵堪仰止,于斯发轫汉江山。
|
吕淳民
|
崇祖门
8
|
尧典一章,圣化万邦,昭垂祖训源流远;汉书两部,光披四表,具载宗功日月辉。
|
冯国喜
|
9
|
九州连脉,此间汇聚神州脉;两汉寻根,天下遍播大汉根。
|
陈应山
|
10
|
岂止斩蛇,汉剑能将新路拓;皆缘崇祖,新民尚有汉风存。
|
卢象贤
|
11
|
凭三尺剑,开天劈地君真健;作大风歌,荡气回肠筑益雄。
|
王九大
|
12
|
崇门务必高,天钟刘氏;祖脉何须考,我亦汉人。
|
乔中兴
|
13
|
源此人文,万里龙图绵汉祚;绳其祖武,千秋骏业砺雄风。
|
胡小敏
|
14
|
兴炎汉,斩白蛇,约法三章昭信义;灭暴秦,垂青史,加威四海耀乡邦。
|
邓亚曾
|
15
|
崇祖伴寻根,念我辈登临,当追懿范思贤者;揭竿随起义,是天公应了,许收秦图作汉疆。
|
吴成伟
|
16
|
对古冢高陵,慷慨大风歌,中华舍此不成汉;抚苍松翠柏,氤氲王者气,虬干拿云便是龙。
|
方应展
|
17
|
地兆龙兴,九万重王气不消,一脉灵源开汉祚;星驰骏彩,两千载帝乡无恙,八方雅乐祝尧天。
|
孙付斗
|
18
|
进取蕴龙庭,拓土开疆,迈向辉煌成一统;仁慈涵凤阙,尊儒敬老,弘扬礼信载千秋。
|
陈国明
|
19
|
地蕴奎光,天萦瑞气,斯地曾腾蛟起凤;中原逐鹿,大道斩蛇,此人可伏虎降龙。
|
于树花
|
钟楼
20
|
楼月照时,但见尧天盛世;钟声响处,犹闻大汉雄威。
|
任家潮
|
21
|
钟震天边猛士起;威加海内大风扬。
|
吴进文
|
22
|
咫尺钟楼,几番响彻三千界;九霄音韵,一杵撞鸣四百年。
|
蔺洪柏
|
23
|
几度沧桑,楼头钟带汉时韵;千重花雨,梦里情怡盛世春。
|
吴 迟
|
24
|
一记钟音,十里金声播永爱;万寻汉韵,千年祖墓沐春晖。
|
罗清佐
|
25
|
每振清音,钟声惊落长安月;犹存剑气,猛士披来大汉风。
|
吴继强
|
26
|
故里英风,千秋朗月人长乐;汉朝遗韵,几度疏钟夜未央。
|
杨晓雁
|
27
|
百世楼悬王者气;一声云荡汉家风。
|
赵继杰
|
鼓楼
28
|
风正起兮,大鼓曾闻招猛士。酒当携也,层楼更上访真龙。
|
傅 渝
|
29
|
击鼓云雷动,登楼天地开。
|
汪星群
|
30
|
斩蛇无鼓挥长剑;返里有楼唱大风。
|
白启寰
|
31
|
鼓号三宣,盛世强音犹悦耳;楼台一望,清宵明月最怡情。
|
吴 迟
|
32
|
鼓叩尘心,悟两汉文明,大启励勤通觉路;楼通地脉,接九州国梦,顿消贪腐识禅机。
|
罗清佐
|
33
|
鼙鼓犹闻,激励四方真猛士;英雄宛在,纵横千载古秦关。
|
吴继强
|
紫
云门
34
|
河水绕陵园,一尊帝像观天下;众民朝胜地,四序紫云涌梓间。
|
温战勇
|
35
|
银河红锦涴;赤县碧罗新。
|
冯国喜
|
36
|
若少金刘寨,天下茫茫,皆不知有汉;苟无诞育乡,人间渺渺,尽难以寻源。
|
卢象贤
|
37
|
紫气东来辰拱北;卿云西揖座朝南。
|
朱培学
|
38
|
紫气常萦祖陵地;云礽永续汉家风。
|
胡小敏
|
39
|
地挹汉风,寻几处幽楸翠柏;云吞紫气,眄一陵白月清风。
|
曾入龙
|
40
|
歌唱大风,问定鼎江山,千载谁将青史写?心崇圣境,携流辉日月,一身我沐紫云来。
|
苏振学
|
41
|
紫气东来,万里氤氲王者概;云龙此卧,千秋俎豆帝之乡。
|
李霄然
|
42
|
厚天地而生,终得来青山葬骨,白云护墓;凭古今之吊,长迎取明月临丘,紫气萦门。
|
郑万才
|
汉皇祖陵
43
|
斩白蛇而开大道;逼乌江以统神州。
|
戴高峰
|
44
|
始诞高人,开天辟地称高祖;终成大器,翥凤腾龙唱大风。
|
孙道雄
|
45
|
追溯龙根,回眸故里,锦褥尚温残烛依亮,起舞闻鸡图霸业;继传薪火,放眼时贤,佳音堪醉香梦正甜,裁春挥剪沐薰风。
|
蔺洪柏
|
46
|
天地垂怜,别有高梧栖彩凤;箕裘克绍,更凭活水育蛟龙。
|
解云凤
|
47
|
宁有种乎?隆准村夫真汉祖;取而代也,斩蛇天子是曾孙。
|
吴承曙
|
48
|
一陵帝气,挹几杵钟声,半门爽籁;百代汉风,步千山白月,数段苍烟。
|
曾入龙
|
49
|
若非祖德荫刘皇,问云间朗月,谁并秦图开汉治?幸有宗功垂后世,教天下群生,人来胜迹仰先风。
|
吴成伟
|
50
|
登阶拜汉皇,倍添壮志雄心,歌罢大风呼猛士;应景催诗客,尽把画檐绝构,留将丽赋作碑亭。
|
吴成伟
|
51
|
大任于斯,纵有千般痛苦,万种煎熬,凄楚伤怀皆历练。故居醒我,虽为百姓帝王,一朝家长,太平治世更精心。
|
王瑞华
|
52
|
枉筑秦台,王者辉光凌泰岳;丕隆汉祚,龙门气象耀鸿钧。
|
田 伟
|
53
|
德侔天地,斩白蛇沛邑起兵,光萦汉祖;道贯忠良,拜韩信萧何治国,福及中华。
|
罗清佐
|
54
|
厚德佑孙曾,当年芒砀斩蛇,万里旆旌兴大汉;休光照华夏,此际高梧引凤,八方裙屐莅金刘。
|
周永红
|
55
|
俎豆会酬宗,懋扬名绩;功行能葆魏,嘉举大夫。
|
肖奇光
|
56
|
馨香荐祖风,应信有公方有汉;仁厚延龙脉,绝知兴德以兴邦。
|
王瑞虎
|
57
|
湖山不老,意气末央,好梦重圆天汉月;丹阙连云,黄钟嗣响,故乡再起大风歌。
|
杨晓雁
|
58
|
问祖而来,郁郁煌煌,两汉雄风传亘古;拜陵乃至,庄庄穆穆,一源贤达振家声。
|
吕淳民
|
59
|
铁马金戈,汉室江山三万里;桑田沧海,凤城俎豆两千年。
|
刘红波
|
60
|
先秦第一牛眠地;大汉无双龙穴家。
|
牛松胜
|
61
|
钟毓后昆,薪火递传,遂使龙腾川泽,一代帝王兴汉室;追怀先祖,孝忠绍继,方能心聚宗祠,四时俎豆祭皇陵。
|
付本信
|
62
|
避世得桃源,看堂前花柳成林,此地欣无秦暴政;养孙为豪杰,雪泉下君王之耻,先生自是魏忠臣。
|
龚飞
|
望
镇门
63
|
望里山河,但呈诗画景;门中气象,犹待帝王风。
|
任家潮
|
64
|
爽气西来,弓月登楼存古意;翠烟东望,凤仪若阵护皇陵。
|
王 建
|
65
|
望里河山,曾经刘社稷;镇中天地,依旧汉春秋。
|
吕可夫
|
66
|
资信古香,宣化后昆三义济;感知新异,展昭前列一元参。
|
肖奇光
|
汉皇井亭
67
|
岁月流馨,古井曾留高祖影;山川焕彩,小亭尽沐太平春。
|
吴进文
|
68
|
井中可掬汉皇月? 亭外仍多古镇风。
|
雷银喜
|
69
|
狮蹲虎踞,千载尘封,金刘古井汉宫月;玉溅珠飞,几番时唤,皇祖甘霖盛世觞。
|
蔺洪柏
|
70
|
此井千年守淡,掬碧水清幽,犹映汉之繁盛。斯亭一角飞天,看浮云变幻,恍闻皇者风流。
|
傅 渝
|
71
|
井从汉代成,碧水浣云能鉴史;亭自皇朝建,青松擎月可知情。
|
赵力纪
|
72
|
古泉通地脉,问栏外青梧,谁能量惠泽几多,滋荣几许;闾井印天光,映云中金凤,自已展扶摇万里,焕彩万山。
|
王 建
|
73
|
饮泉每记鸿门宴;汲井如闻垓下歌。
|
邓亚曾
|
74
|
千古于兹,探皇陵史迹,翼然梦顾井中月;一源在此,寻汉祖文踪,醉也心飞亭上云。
|
邢朋远
|
75
|
汲井倍思亲,非是宗功,哪来今日?开源应节水,也将荫泽,都遗后昆。
|
吴成伟
|
汉皇祖陵楹联征集活动办公室
二○一六年一月
为保证本次活动公平公正,届时特邀请汉皇祖陵管理处、丰县文联、丰县诗词学会、丰县文广体局、丰县园林旅游局、刘邦文化研究会等资深文化人士组成评委团,对来稿进行评审或修改(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经审定后,凡采用者,均颁发奖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