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西交流网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尚书》(周书  多方)(1)

$
0
0
《尚书》(周书  多方)(1)

多方

【题解】
  这是周公代表成王告诫众诸侯国君巨的诰辞。方,就是国。多方,就是众国。
  周公归政成王后的第二年,淮夷和奄国又发动叛乱。成王亲自出征。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讨伐淮夷,灭了奄国。五月,成王得胜回到镐京,各国诸侯都来朝见,周公代替成王发布诰命。因为诰命的主要对象是不服从周王朝统治的各国君臣,所以史官记录这篇诰辞,名叫《多方》。
  本篇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天命,夏商两代的兴亡是天命,周王朝的建立也是天命所归。天命不可违,周王朝的统治也是不可违背的。本篇是研究上古神权思想和周初复杂的政治形式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本篇分三段。第一段分析夏亡汤兴的原因,在于能否顺从天命教民保民。第二段说明周王统治多方,也由于顺从天命,又谴责多方不安天命,自作不法。第三段勉励多士听从天命,和睦相处,努力工作。

    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

  【注释】
  1、归:返回。
  2、自:从。
  3、宗周:镐京。
  3、庶邦:指众国君臣。

  【译文】
  周成王从奄国返回镐京,周公代替成王诰戒各国国君,史官记录诰词,写了《多方》。
  (以上是序。)

    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

  【注释】
  1、五月:周成王执政第二年五月。《孔传》:“周公归政之明年,淮夷、奄又叛。鲁征淮夷,作《费誓》。王亲征奄,灭其国,五月还至镐京。”

  【译文】
  五月丁亥这天,周成王从奄地回来,到达镐京。

    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我惟大降尔命,尔罔不知。洪维图天之命,弗永寅念于祀,惟帝降格于夏。有夏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乃尔攸闻。

  【注释】
  1、王若曰:这是周公代替成王说。若,这样。
  2、猷:告,《方言》:“猷,道也。”
  3、四国:指管、蔡、商、奄四国。
  4、惟:与,和。
  5、殷:众。《诗经·溱(zhēn)侑(yòu)》传:“殷,众也。”
  6、殷侯:众位诸侯。
  7、尹民:尹,治。尹民,治民,指治民的官员。
  8、降,下达。
  9、令:教令。
  10、洪惟:语首语气助词。
  11、图:大。《经传释词》:“大天之命,谓偏重天命;不永寅于祀,谓其忽视民生。《尚书大传》:‘桀云:天之有日,犹吾之民,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矣。’此夏桀大天命之事实。”
  12、寅:敬。
  13、不永寅念于祀:意为忽视民生。
  14、格:通“詻(è)”,教令。《玉篇》:“詻,教令严也。”
  15、诞:大。
  16、慼(qī):忧。《说文》:“慽,忧也。从心,从戚。今字作慼。”
  17、淫昏:淫乐昏乱。
  18、劝:勉力,努力。
  19、迪:教导。
  20、攸(yōu):所。《尔雅》:“攸,所也。”

  【译文】
  周公说:“成王这样说:啊!告诉你们四国、各国诸侯以及你们众诸侯国治理国民的官员们,我给你们下达教令,你们不可昏昏不闻。夏桀夸大天命,不常重视祭祀,天帝就对夏国降下了严正的命令。夏桀仍旧大肆逸乐,不肯慰勉百姓,竟然大行殷乱,没有一天时间努力的遵行天帝的教导。这些你们都有所耳闻。(殷=淫)

    厥图帝之命,不克开于民之丽,乃大降罚,崇乱有夏。因甲于内乱,不克灵承于旅。罔丕惟进之恭,洪舒于民。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钦,劓割夏邑。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注释】
  1、图帝之命:图,大。意动用法,就是以天帝之命为大,意思是夸大上帝之命。
  2、开:明,明白。
  3、民之丽:丽,附。民之丽,老百姓归附君王的道理。
  4、大降罚:大事杀戮。
  5、崇:充,大。
  6、甲:通“狎(xiá)”,习。《尔雅·释言》:“狎也。”《说文》:“狎,犬可习也。”
  7、女乱:乱,治。女乱指夏桀宠信妹喜。
  8、灵:善。
  9、承:顺从。
  10、旅:众人,诸位。
  11、丕:通“不”。
  12、进:通“赆(jìn)”。《仓颉(jié)篇》:“赆,财货也。”
  13、恭:通“供”,进献。《广雅?释诂》:“供,进也。”
  14、舒: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古文作荼。”荼,苦。这里指毒害。
  15、叨:贪婪。
  16、懫(zhì):偏激、凶狠的怨恨。
  17、钦:通“廞(xīn)”,兴盛,盛行。《尔雅·释诂》:“廞,兴也。”
  18、劓(yì)割:劓,古代五刑之一,割鼻子。劓割,此指残害。
  19、惟时:于是。
  20、显休:显,光。休,美。显休,光明美好。
  21、殄:灭绝。《说文》:“殄,尽也。”

  【译文】
  夏桀夸大天命,不懂让百姓归附的道理,民心离散就大肆杀戮,祸乱夏国。夏桀常让妇人治理政事,又不能好好地顺从民意,无时无刻的贪取财物,流毒于民。夏民上行下效,国家动荡不安,贪婪、忿戾的风气一天天盛行。于是,上天为人们另外挑选了一位君主,下达重现光明美好的使命给成汤,命令成汤灭夏。

    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至于百为,大不克开。

  【注释】
  1、不畀(bì)纯:畀,与。纯,通“屯”,众。见黄式三《尚书启蒙》。不畀纯,不给与众诸侯。
  2、义民:指邦君。
  3、亭:劝导。
  4、恭:通“供”,此为供职之意。
  5、保享:保护劝导。
  6、惟:为。
  7、开:开展。《说文》:“开,张也。”

  【译文】
  “天帝不将天命降给众位诸侯,这是因为当时各国邦君治民无方,夏国的官员太不懂得保护和劝导民众,对百姓施行暴“正”失去民心,导致政令不通,各种工作都不能顺利开展。(正=政)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注释】
  1、多方:指各国邦君。
  2、简:择,选择。
  3、丽:施行。指施行教令。
  4、劝:勉励。
  5、帝乙:纣之父。
  6、要囚:要,通“幽”,监禁。要囚,幽囚,囚禁。

  【译文】
  当时各国邦君的拥戴成汤,选择他代替夏桀作君主。成汤慎施政令,善于勉励人;他惩罚罪人,以此劝勉人们;从成汤到帝乙,没有哪位君王不明白德教,慎施刑罚,可以用来劝勉人;他们监禁、杀死重大罪犯,用处罚来劝勉人;他们释放无罪的人,勉励人为善。

    今至于尔辟,弗克以尔多方享天之命,呜呼!”

  【注释】
  1、尔辟:辟,君。尔辟,你们的君主,指纣王。
  2、以:与,和。

  【译文】
  如今,到了你们这代君王,不能与你们各国邦君享受上天赐予的天命,实在可悲啊!
  (以上是第一段,分析夏朝衰亡,商汤兴盛的原因,强调天命的重要。)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