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中国文化的精神线索——访陆谷孙教授
2005-1-29
十几年前读大学的人,忆起旧时光,免不了抱怨老掉牙的教材、照本宣科的老师,牵记的只是极少数"另类"。这样的情绪,使我关注起被复旦学子奉为"我心中的十杰教授"之一的陆谷孙先生。
某次面对媒体,陆很有诗意地表示,自己经常在回忆中享受"夕阳余辉下的醇美",同时激起几许感伤。在复旦的老房子里,我采访这位生于1940年的名师,体会他的醇美、他的感伤--上海市前市长朱镕基曾在全市干部会议上褒扬陆谷孙,说这位翻译可了得,与香港总督对背莎士比亚。原来,陆谷孙多次应邀作为主要口译,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并多次为市长笔译讲演稿。1990年,他担任了出访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经济代表团首席翻译。朱市长慧眼,作主旨发言时说:"陆教授,你给我翻。"陆的翻译别具人文色彩,他往往不满足于译义,而恰到好处地点缀以背景,比如朱市长提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翻完了还注上一笔出处《兰亭集序》。会后,港督引用莎氏名句与朱市长攀谈,翻译兴之所至,将名句背了下去,令次日的港报赞不绝口。那一次,共事的香港同声传译日薪2万港元,而陆是免费的。
眼下"同传"人才奇缺。问陆教授,何以当年50岁的他能胜此重任。答曰:"一定要经常用对比眼光看中英文的不同,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表现欲。"换句话是否可以说,年纪太轻缺乏阅历,或心理年龄太老不思进取,都是做好"同传"的大敌。
大学英语教育很值得反思吧?身在此山中的陆教授,一直在反思:为什么大学英语课上疲疲塌塌的学生到了"新东方"却生龙活虎?为什么学生在"新东方"与老师相处不过短短几周,临别却依依不舍?问题甚至被提到了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他以为,这跟现行英语教育模式太强调标准化、批量生产有关。21世纪走的是个性化道路,传统的教学法怎么适应得了?复旦不久前成立的外文学院,正是为了尽量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身为首任院长,陆谷孙这样解释"个性化服务":"DIY是今后的教育方向。外文学院将开设兼顾各人兴趣的多样化选修课,比如圣经英语,电影、报刊英语,经典英语、现代派英语……"为此,学院更加重视派师资到国外进修了。
那么,应试教育还要不要呢?陆谷孙说:"应试教育不能全盘否定。尽管考试有走样的地方,但这是最后一道较为公正的防线。否则,上大学的就全是大款、高官的小孩了。"由于"蛮看重应试",他的课在应试培训上要占30%至35%。不过,应的可不是传统的四六级考之类,"全国统一考试到了应该取消的时候了!"他的理想是,先联合华东地区的几所名校搞一个类似"常春藤Test"的英语测试,其大纲和测试体系与全国批量生产的不同,要体现名校的水准。
与陆教授探讨的另一个问题:经常遭遇辞不达意的翻译,显然是中文不过关。这勾起了这位《英汉大词典》主编的伤心事:他的一名博士生往外投稿,附信中居然请收信的总编"拜读"。"中文都没读好,怎么读英文呢?外文系毕业生不能只会讲几句英文!"所以,他在课堂上,会由"他不在"、"他不在了"讲到中国虚词的作用,会向学生推荐自己激赏的杨绛新著《我们仨》;他当系主任时,会主持"白菜与国王"系列讲座,请各界精英去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向"博雅之士"的目标靠近。他作过一场题为"留住中国文化的精神线索"的报告。他谆谆告诫学生,对弱小要有由衷的爱,对自由要有一种向往,对权力话语要有一种怀疑……陆谷孙称自己不是学者是文人。也许,只有文人型的专家,才能在闲云野鹤的生活中不失人文主义的道德激情。在散见于报刊的随笔中,他的锋芒令人称快。但我怀疑,身处急功近利的时代,学子们能听进多少理想主义的教诲。
无疑的是,陆谷孙们的存在是中国教育的幸运。
作者:上海市政协《联合时报》潘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