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数风流人物 --《名利场》译者杨必

    杨必(1922-1968),夏志清《重会钱锺书纪实》写为杨璧,当为作者误会。女。祖籍无锡。著名翻译家。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生平

    1922年生于上海。因排行第八,父亲用“八”字的古音“必”给她取名。30年代在工部局女中就读。高中毕业入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大学最后一年失怙。毕业留校任助教,兼任震旦附中英文教师。曾任傅雷之子傅聪的英文老师。在傅雷的鼓励和钱锺书的指导下开始翻译文学作品。译有《剥削世家》和《名利场》(译书的选择与书名的译法均是钱锺书帮忙定的)。她还曾在国际劳工局兼职(可能是1949年开始)。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终身未婚,被称为复旦的“玉女教授”。

    1968年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要求交代国际劳工局的事。运动期间死亡,享年46岁。1979年,复旦大学外语系为杨必开了追悼会。对于她的死因,有人疑心是自杀。杨绛先生不接受这种说法。她在忆文中这样说:“我知道阿必的脾气,她决不自杀。军医的解剖检查是彻底的,他们的诊断是急性心脏衰竭。”但是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同事知道杨必是在受到迫害后自杀的。他们说,杨绛先生如是说,可能是因为她在北京情况不清,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自杀被当作“对抗文革”的罪行,所以家属一般都回避说是自杀,后来就一直沿用这个说法。

家庭

    杨家是有名的书香世家。杨父杨荫杭先生(1878-1945,字补塘,笔名老圃)为中国第一批革命党人,先入北洋学堂后转南洋公学学习,再到日本早稻田攻读法律学士。1910年,获宾西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1915-1919年,历任京师高等审判厅长,京师高等检察长,司法部参事。在钱穆的记忆中,他曾读过杨荫杭的著作《名学》(逻辑学),受其影响。因为人刚直不阿,竟然强行把一位有贪污嫌疑的总长(即部长)拘捕扣押一夜,据说后来因总长周围官官相护而受累停职,故而回到苏州定居。杨父乐善好施经常为人免费争官司,养一大家人做过律师,曾任《申报》副总编,后来又教书等等不一而足,大约在抗战胜利前后逝世,可谓一生壮烈艰难,受尽颠沛流离,都是时代的投影。张骞曾称杨荫杭先生是“江南才子”。

    姑母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我们在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知道其人。杨荫榆多次被鲁迅讽刺和批评,仿佛被贴上了标签,为人不齿。其实,杨荫榆办教育的功绩不能被抹杀。她在辞职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后,在苏州办学校。日军侵占苏州后,她保护学生,大义凛然,1938年1月1日被日军枪杀,抛入河中。

    姐姐杨绛,姐夫钱锺书,都是知名人物。

    大姐杨寿康,曾译过法国布厄瑞的《死亡的意义》。

    二姐早夭。(摘引自“百度百科”)

 

 

《名利场》译者——杨必

 

翻译家杨必

    她翻译的《名利场》(Vanity Fair)非常棒。原作者是英国萨克雷(William Masterpiece Thackeray)。《名利场》读起来很舒服,就像看中国白话小说似的。这都归功于杨必女士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她对文字的把握让人叫绝。

  我手里有两本译林出版社出的精装本。大学读研的时候,有一天听说武汉洪山体育馆外头搞书展,规模不小,打折也优厚,所以乘著名的521公汽赶到现场。书都是随便码着,书脊露在外面。当时看到这本书,以为是杨绛的,随手翻开,还看到杨绛写的前言,所以确信无疑。书才三折,找到下册之后,我就付款买下。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杨必是谁。回到宿舍才发现买错了,觉得有点后悔。不过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杨必是杨绛的妹妹,杨必是很厉害的翻译家。买回来的还是宝贝,呵呵。算是与大师不期而遇吧。
  杨绛写了一篇《记杨必》,回忆她的妹妹。网上很容易查到。文章说,大翻译家傅雷也请杨必教傅聪英文。看来杨必的英文果然了得。解放后,杨必在复旦大学外文系做副教授,《名利场》就是这个阶段翻译的。可惜的是,杨必先生没有留下更多的作品,就离开人世了。  

《名利场》和企鹅原版Vanity Fair早就买齐了,不过说来惭愧,还没有通读译作。因为我总想认真读一读,所以一拖再拖。

  那还是看看思果先生是怎么评价的: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名师评译丛书》中,思果先生选评了杨必译的《名利场》。开篇总论题为“罕见的佳译”。他说,“杨必女士译的萨克雷的《名利场》是真正难得看到的佳译。我不知道有谁能有这么好的中文把一本外国小说译得这样可以愉快一读的。这本译作读来就像读《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中国小说一样舒服,完全没有念不下去,诘屈聱牙的地方——当然也不是中国小说,是另一种味道的小说。”  为了学习杨必先生的翻译,我先读了《儿女英雄传》。作者是清朝的文康,小说的情节很普通,才子佳人,安公子和十三妹结成美好姻缘,功成名就,幸福美满。小说的语言多用北方口语,词汇丰富,生动。我吃惊的发现,原来姥姥平时讲的信阳方言很多都能在这本小说里面看到对应的词。呵呵,老辈人的语言才真的丰富。  前一阵读了一遍《红楼梦》,长这么大,也才算初识这部名著。羞。这样的白话文小说语言就是精炼,读者阅读非常顺畅,不知不觉就陷入遐思,随着书中的人物神游了。  杨必先生中文基础好,这样的小说看的多,怪不得翻译的这么地道!  认真研读一下《名利场》,一定会大有收获。

 

来源:豆瓣读书

来自: 幸运儿(Efforts are not made in vain) 2007-10-13 19:47:30  

 

高手的境界

    最近在读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Vanity Fair,主要目的是想学习翻译。跟杨必老师学。当初无意中买到杨必译的《名利场》,读起来极为顺畅,句句都是极地道的中文,所以印象很深。后来知道杨必是杨绛的妹妹,复旦大学的英文教授,了不起的翻译家。  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尤其是读这种19世纪的作品,有不少地方都只好“不求甚解”,杨必先生的译作倒成了我的参考书。跟她学,英文、中文都有长进。

  据说翻译的风格有两种,直译和意译。直译的特点是,语言格式“忠实”原文,这一派以逻辑、涵义为传达内容的重中之重。译文到了读者手里,是否读的下去,就听之任之,撒手不管了。据说法律文书为了完整转述原文,多用直译,有时候还怕不保险,在译文下面加上一句:如果译文有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以原文为准。(但我也曾在一本介绍知识产权的书里面同时读到通畅明白的法律译文和诘屈聱牙的译文,那两篇对照起来,感觉完全不同);另一派是意译。主张传神,用纯正的中国话讲外国的事。读者比较喜欢这类,尤其是意译的小说,因为读起来不费劲,合乎中文的习惯。不过,有的时候,这一派的译者不容易收住脚,难免添油加醋,甚至改头换面,让原作者和知情的读者好不气愤:怎么可以乱改乱涂?看来,“戴着枷锁跳舞”真不容易。舞要跳得优雅,要仿着创作人的动作、神态,表达他的意愿,枷锁是铁定了要戴的,可是这枷锁又影响观瞻,最好是隐形的,只有这样,这场舞才漂亮、传神,观众才乐意看。

  杨必语言功底深厚,翻译的《名利场》真是传神达意、恰到好处,读来轻松惬意。看看我摘的一段中英对照:

  原文:  

    Miss Wirt and these two affectionate young women so earnestly and frequently impressed upon George Osborne's mind the enormity of the sacrifice he was making, and his romantic generosity in throwing himself away upon Amelia, that I'm not sure but that he really thought he was one of the most deserving characters in the British army, and gave himself up to be loved 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

  杨必的译文:

  乌德小姐和两位热心肠的女孩儿常常很恳切地点醒乔治,说他委屈自己错配了爱米丽亚,真是绝大的牺牲,过度的慷慨。乔治把这些话听熟了,大概到后来真心以为自己是英国军队里面数一数二的大好佬,便死心塌地等人家爱他,反正这也并不是难事。

  我最开始看这一段原文,虽然里面的字都认得,但最后一句就不大明白,如果让我翻译,恐怕译文就是乱糟糟的了。原文有个so...that...句型,初中时候就知道是如此……,以至于……的意思。可是杨必的译文中却不露痕迹,她把这层关系“化”到句子里面了。gave himself up to be loved 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这句,“gave up”(放弃)变为“死心塌地”,“to be loved”(被爱)变为“等人家爱他”,最后的连带结构“with a good deal of easy resignation”也一刀砍下,译为“反正这也并不是难事”。这么一对照,得到杨必老师的提点,我才恍然大悟,意思全明白了。然后就是无比佩服她。一整段英文译成中文,语气依旧,意思完全没有添补,只是换上了地道的中文衣裳,真是又传神、又漂亮。单看这一段译文,把外国名字换成张三李四,不就是一段很好的中文文章么。杨必先生英文底子厚,对英文的悟性高,而中文在她手中更是不在话下,功力如此深厚才有这样的好文章。

  不指望一下子练成这种境界,咱学一点儿是一点儿。

来源:豆瓣读书

来自: 幸运儿(Efforts are not made in vain) 2007-10-13 19:49:06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