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中西交流网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尚书》(周书  顾命)(2)

$
0
0
《尚书》(周书  顾命)(2)

    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

  【注释】
  1、仲桓、南宫毛:都是人名。
  2、俾:从。《尔雅·释诂》:“从也。”
  3、爰:于。
  4、齐侯吕伋:太公吕尚的儿子,就是丁公。
  5、二干戈:联系上文当是仲桓和南宫毛各执一干一戈。
  6、逆:迎,迎接。江声说:“王既崩,世子犹在外,世子盖以王未疾时奉使而出,比反而王崩。忧危之际,故以兵迎之于南门之外云。”
  7、延:请。
  8、翼室:路寝旁室,侧室。
  9、恤宅:忧居。
  10、宗:主。
  11、恤宅宗:既太子钊忧居侧室主持丧事。
  12、作册:官名,就是太史。
  13、度:《说文》:“法制也。”这里是说制定丧仪的法则。

  【译文】
  太保命令仲恒和南宫毛二人,各执一干一戈二人,跟从齐侯吕伋,带领一百虎贲,到南门外迎接太子钊,恭请太子钊到侧室。太子钊忧伤居住于此,主持周成王的丧事。丁卯日,命太史制定丧礼之法。又过了七天,癸酉日,召公和毕公命令官员们准备发丧时用的各种器物。

    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

  【注释】
  1、伯相:孙星衍认为应当是指辅佐周王室的二伯召公与毕公。
  2、须:江声在《尚书集注音疏》中说:“当为颁,字之误也。”颁,布,颁布,发布。
  3、材:指下文中陈列的各种器物。
  4、狄:狄人,主持祭祀礼仪的官员。
  5、黼(fǔ)扆:黼,通斧。黼扆,安放在王位后面的屏风,其上饰有斧形花纹。
  6、牖(yǒu)间:门窗之间。
  7、敷:布置,此为铺设之意。
  8、重:双层。
  9、篾席:竹席。
  10、黼纯(zhǔn):黼,黑白相间。纯,边。郑玄说:“纯,缘也。”黼纯,黑白相间的花边。
  11、华玉:五色玉。
  12、仍几:没有油漆装饰的几案。《周礼?司几筵》“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郑玄注:“变更其质,谓有饰;仍,因也,因其质,谓无饰也。”
  13、西序:堂上的东西两面墙称为序。在西边的叫西序。
  14、厎席:细竹篾编制成的席子。郑玄说:“厎,致也。”致,细致。
  15、缀:饰,指画饰。
  16、缀纯:彩色画着的花边。
  17、文贝:有花纹的贝。
  18、东序:堂上的东墙。
  19、丰席:莞草编的席子。
  20、画纯:画着云气的花边。
  21、雕:镂刻。
  22、西夹:堂上西边的夹室。
  23、笋席:青竹皮编织的席子。
  24、玄纷纯:黑丝带装饰的花边。

  【译文】
  主持祭祀的官员把斧纹屏风放于主位之后,先王的礼服置于主位之上。门窗间朝南的位置,在地上铺设双层饰着黑白相间丝织花边的竹席,放置一原木无漆的几案,陈设五色玉。在西墙朝东的位置,铺设双层彩色花边的细竹篾席,陈设花贝壳,用无饰的几案。在东墙朝西的位置,铺设双层饰着绘有云气花边的莞席,陈设雕刻的玉器,用无饰的几案。在堂的西边夹室朝南的位置,铺设双层镶饰黑丝绳连缀的花边青竹蔑席,陈设漆器,用无饰的几案。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

  【注释】
  1、越玉:越地进献的玉。
  2、五重:五种。
  3、越玉五重,陈宝:即陈宝越玉五重。陈列宝器,越玉五种。
  4、陈宝:陈列宝器。
  5、赤刀:郑玄说:“武王伐纣时刀,赤为饰,周正色也。”
  6、大训:记载先王训诫的典籍。
  7、弘璧:大璧。
  8、琬:圆顶圭。
  9、琰:尖顶圭。
  10、大玉:华山出产的美玉。
  11、夷玉:东北出产的美玉。
  12、天球:玉磬。
  13、河图:地图。
  14、胤:制作舞衣者的名字。
  15、大贝:大贝壳。
  16、薣(fén):大鼓,古代的一种军鼓。
  17、兑、垂:都是作器者的名号。

  【译文】
  成列宝器,越玉五种、赤刀、大训典籍、大玉璧、圆顶玉圭、尖顶玉圭,陈列在西墙向东的席前。华山美玉、东北玉、玉磬、地图,陈列在东墙向西的席前。胤制作的舞衣、大贝壳、大军鼓,陈列在西房。兑制作的戈、和制作的弓、垂制作的竹矢,陈列在东房。

    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注释】
  1、大辂(lù):辂,国君乘坐的车子。一作路。《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路: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大辂,就是玉辂,用玉装饰的车子。
  2、缀辂:金辂,用金属装饰的车。
  3、阼阶:主人站立的台阶,就是东阶。
  4、先辂:象辂,用象骨装饰的车子。
  5、塾:门侧堂屋。
  6、次辂:木辂,木质无饰的车子。

  【译文】
  周成王的玉车放置在宾客们所走的台阶前,金车放置在主人走的台阶前,象车放在门左侧堂屋的前面,木车放在门右侧堂屋的前面。
  (以上详细叙述祖庙中的陈设。)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注释】
  1、雀弁(biàn):古代帽子称为弁。郑玄说:“赤黑曰雀,言如雀头色也。雀弁制如冕,黑色,但无藻耳。”赤黑色的帽子。
  2、惠:三角矛。
  3、毕门:祖庙门。
  4、綦:青黑色。
  5、上刃:锋利的一面向外。《蔡传》:“刃外向。”
  6、戺(shì):程瑶天说是夹阶的斜石。
  7、冕:比雀弁高级的礼帽。凡言冕者都是大夫。
  8、刘:斧一类兵器。
  9、钺:大斧。
  10、戣(kuí):三锋矛。
  11、瞿:三锋矛。
  12、垂:堂的侧边,即堂廉。
  13、锐:矛一类的武器。
  14、侧阶:北堂北下阶。
 
 【译文】
  二个大夫戴着赤黑色的礼帽,手执三角矛,站在祖庙门里边。四个人戴着青黑色的礼帽,执着戈,戈刃向前,分别站在台阶两旁的斜石上。一人戴着礼帽,拿着大斧,站立在东堂的前面。一人戴着礼帽,拿着大斧,站立在西堂的前面。一人戴着礼帽,拿着三锋矛,站立在东堂外边。一人戴着礼帽,拿着三锋矛,站立在西堂外边。还有一人戴着礼帽,拿着矛,站立在北堂北面的台阶上。
  (以上叙述祖庙的警卫情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764

Trending Articles